2012年9月武獻師兄與我一起去了蘆洲,看了李氏古宅。注意到古宅內有介紹先民的信仰中心:湧蓮寺與保和宮。當天看過古宅之後,中午享用了蘆洲有名的切仔麵,就來到熱鬧市集中的湧蓮寺,以下的照片都是武獻師兄拍的:
在湧蓮寺樓上陽台再校對一次坐向
湧蓮寺主殿在2樓,這是平面圖,還有標示金亭與廁所,大門與側門位置
在樓上後方陽台,看到保和宮
武獻師兄利用Google空照圖,把三間寺廟的坐向都標示出來。紅線是湧蓮寺,藍線是保和宮,黃線是文武大眾廟
文武大眾廟
湧蓮寺坐壬亥中縫,向丙巳中縫,水出乾亥方,現在已經是四層樓的建築了,香火極旺,大門在巽卦,側門在震卦。由二樓的平面圖上可看出,廁所在乾卦上,都符合本門寺廟反掛的理論,可證明香火旺盛。
原本我們只知道湧蓮寺的位置而已,結果在寺裡三樓往後望,竟然就看到了-保和宮。也是與湧連寺同樣是百年前就建造的古廟。但是兩座古廟現在的規模並不相同,而我們的觀察,在平日的香火也大異其趣。用本門寺廟理論驗證,就可以了解其中奧妙。另外在永蓮寺側門對面的文武大眾廟,與保和宮相同,門都開在兌卦,香火在平常日看來也不甚興旺,都是合乎本門的理論。
以下是網路搜尋的各廟歷史沿革介紹:
http://temple.lujou.com.tw/index-f.html
湧蓮寺起源於清同治元年(西元1872),初時只是茅草屋。清同治十一年(西元1872)改建成瓦房。日治大正八年(西元1919)與民國55年,兩次重建。民國70年再次擴建,成為鋼筋水泥的現代樓宇寺廟。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8%86%E6%B4%B2%E4%BF%9D%E5%92%8C%E5%AE%AE
保和宮是明治四十三年(西元1910年),由前清朝貢生李樹華(蘆洲李宅的建造人)約集族內先賢研商討論所建築供奉保生大帝,所以也稱為李氏的家廟。
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gsh2007/gsh5007/chinese/1-5.htm
這篇網路文章可以看出湧蓮寺與保和宮先後建廟的緣由。由新舊照片可以看出保和宮並未擴建,保持古蹟模樣,只有在民國60年重修。可對照湧蓮寺擴建多次。
http://www.luzhou.ntpc.gov.tw/web66/_file/1313/upload/lc/lc21.pdf
這篇研究文獻,更清楚地記載介紹蘆洲地區各宗教寺院,還有很多珍貴的歷史照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