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發布於臉書【環境科學真風水】
節氣 立秋
涼風至,白露降,寒蟬鳴
立秋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每年8月7日、8日或9日立秋。“秋”就是指暑去涼來,意味着秋天的開始。“立秋”到了,但并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。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“候平均溫度’’,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。
到了立秋,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,因此才有“落一葉而知秋”的成語。從文字角度來看,“秋”字由禾與火字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,而秋季又是由熱轉涼,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。
節氣與諺語
六月秋,快溜溜:七月秋,秋後油:立秋在六月,漁業(海冬)會比較早結束;立秋在七月,天氣將持續穩定,漁業會較晚結束,漁民收入會較多。
雷打秋,年冬高地半收,低地水漂流:立秋日打雷,占二期稻作歉收。立秋忌雷,全臺皆然。
一天落雨一天涼:立秋後,若雨則氣候便漸冷。
立秋無雨最堪憂,萬物從來只半收:立秋不下雨,占年成不佳。
七月雷聲七分飛:七月打雷就會颱起東北季風。
立秋三侯:涼風至,白露降,寒蟬鳴。
涼風至: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,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。白露降: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。寒蟬鳴: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。
汝南善福堂
LINE : https://rink.cc/ev0wo
WeChat ID: jason6703